首页 > 最新动态 > 《美育大先生》获“金牛杯”优秀美术图书·铜奖
最新动态
《美育大先生》获“金牛杯”优秀美术图书·铜奖
2025-11-0333

编者按

近日,2025年中国编辑学会美术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35届“金牛杯”评选活动圆满结束,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美育大先生》获“优秀美术图书·铜奖”。本书主编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,副主编为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、教授于洋。

图片

《美育大先生》

王晓琳 主编

于洋 副主编

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


2018年,中央美术学院的周令钊、戴泽、伍必端、詹建俊、闻立鹏、靳尚谊、邵大箴、薛永年八位老先生就加强美育问题致信习近平总书记,并得到了总书记的回信。回信中,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亲切的关怀和高度的赞扬。作为承上启下的一辈,老先生们为探索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高等美术教育奉献了一生,他们整理的教学思路,设置的课程结构,为今天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。本书稿以他们心怀天下、为国为民创作的艺术作品为引,讲述这几位老先生艺笔不辍的一生,书写其所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,侧面勾勒出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艰辛之路,取得的伟大成就,突出其在高等美术教育方面的教学思路、重大贡献,以及为大众美育所作的不懈努力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序 言

2018年8月30日,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来百年华诞之际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给我校周令钊、戴泽、伍必端、詹建俊、闻立鹏、靳尚谊、邵大箴、薛永年等八位老教授亲切回信,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,对他们长期以来不改初心、心系祖国接班人的培养予以充分肯定,并就做好美育工作,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。


这八位老教授不仅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、艺术教育工作者,更是全体美院人爱戴和敬仰的“大先生”。他们将满腔热忱与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美育事业,年届耄耋仍笔耕不辍、孜孜以求,以对时代、对国家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赤诚之心,发出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强美育,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加强美育非常紧迫”的呼声。

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先生们的心声并予以充分肯定。他在回信中强调:“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。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,很有必要。做好美育工作,要坚持立德树人,扎根时代生活,遵循美育特点,弘扬中华美育精神,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。”


总书记还在回信中指出,希望中央美术学院“坚持正确办学方向,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发扬爱国为民、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,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,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,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”。


七年来,我们全体美院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认真学习贯彻回信精神,以“大先生”们为榜样,紧随其后一道踏上新时代的美育之路。


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中央美术学院,其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18年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。彼时,蔡元培先生怀揣“以美育代宗教”的理想,倡导创办了这座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现代美术学府。这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新纪元,更成为百年中华美育发展历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。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主张,旨在使当时缺乏精神信仰的民众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,进而达到启发民智的目的。这种带有救亡图强色彩的主张,为刚刚开启的中华美育之路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强烈的使命感。此后,一代又一代的美院人——无论是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革命美术家,还是来自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美术名家,都始终自觉地赓续这一传统,将个人的创作、研究和教学与国家、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,而美育始终都是维持这一联系的重要纽带。可以说,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百年美育史,美育是美院与生俱来的基因与使命。这个基因与使命并非抽象的存在,更非历史的云烟,它薪火相传,照亮了每一个美院人的心田,指引着他们在各自精彩的艺术道路上一往无前。


传薪有斯人,“大先生”们便是众多“美院人”中的杰出代表。尽管有着不尽相同的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,但对国家、民族、时代与美育的责任和热爱,是他们共同的底色。回顾他们的艺术人生与心路历程,对于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乃至整个中国美术界、文艺界的“后生”们而言,无疑具有历史、现实乃至未来的多重意义,而这也正是我们策划和编纂这本书的重要目的。


新时代呼唤新作为,新作为展现新担当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地提出要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,而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要着力“实现高质量发展”。如何将美育精神与实践主动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之中,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,成为摆在新时代美院人面前的又一道必答题。
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,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增强文化自信,围绕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发展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,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毋庸置疑,在这磅礴的精神力量中,中华美育精神不可或缺。正如八位老教授当年所倡议的那样,要“以新时代的美育提升人民大众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,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,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精神”——“大先生”们对新时代充满期待,中央美术学院的美育事业大有可为。


唯愿本书的出版,不仅是回顾与纪念,更是启迪与激励。


——摘自序言

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晓琳

为新中国造型

周令钊

图片

为时代留影

戴 泽

图片

为英雄立传

伍必端

图片

为民族增色

詹建俊

图片

为山河作颂

闻立鹏

图片

为人民造像

靳尚谊

图片

立当代美术理论之基石

邵大箴

图片

为中国美术立言

薛永年

图片


编者简介


图片

王晓琳 主编

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,北京大学高级教育行政管理博士,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,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,教育部文旅艺术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主任。


图片

于 洋 副主编

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兼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兼任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,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艺委会秘书长,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,中国传媒大学公共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。



资料来源: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
主编丨扈学婷
编辑丨廖 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